岛同人朗
水与情长
海退地出
众志成城






640.webp (65).jpg


浙江三门 位于东海之滨

海岸线如犬牙差互、岛礁丛出、高山林立自然环境充满挑战

三门人却从不轻易妥协


他们凿石为材,

神秘的石洞里潜伏着什么?

他们海上攀岩,

奇异的佛手如何找寻?

他们围海造塘,

为什么要在泥泞中摸索?


问山采石

三门 一座神奇的岛屿。

它是石头岛。火山喷发的细微颗粒堆积凝固, 造就了蛇岛的石质地表。

它自明清以来就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30 年代还曾是电影《渔光曲》外景拍摄地。

岛屿四围水清蟹肥, 可谓岛同人朗, 水与情长


可它也有厚重的历史。岛拥有千年采石文化、洞居文化、石窗艺术文化 岛上有着1360

这些幽穴古洞盘曲交错、连环套迭 神秘莫



檐上生花


灰雕是浙东民间手工艺之一。

从宋朝南迁开始, 三门成为许多名门氏族的迁居之地, 人们在高山石滩之上徒手建立家园,

沿袭文化与家风, 灰雕应运而生 他们造型多样且精美, 山水、人物, 图腾 充满吉祥寓意,

历史悠久的祠堂、庙宇、邸宅等建筑, 都会用到灰雕装饰




牡蛎是横渡特色养殖产品, 牡蛎壳经过煅烧可以形成生灰, 作为灰雕的原材料。

充足的原材料, 也是灰雕在三门盛行的原因。然而, 在岁月沉积中, 岩下村不少灰雕作品都已经残破。




山海碰撞石岛耸峙

三门人不畏大自然的挑战他们将石头山开凿成材 他们在荒岛收获物产

他们将海水围起, 为人所用他们在山间建造居所, 建立生活

. . .

海浪翻腾

磨砺出海客的自强不息这份拼搏精神

将伴随着海洋

浸润三门的过去与未来





围海造塘

因为自身的红色分泌液, 算是海鲜里外形特殊的一种。

在老三门饭店里点上一盘, 水几秒后血的壳闭合起来,

剥开后肉鲜活汁水丰盈, 一口吃下去, 这股“ 鲜” 是在非海边城市无法遇见的。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 血——味甘性温

功能除了补血外

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

是三门立体养殖中的关键角色。


三门湾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滩涂辽阔,

涂泥松软、盐度适中,沿岸溪流众多,

淡水注入丰盈,水质清新无污染,

饵料生物丰富,

海水中微生物含量居中国海域前列,

适宜发展海水养殖。来到三门,青蟹是必吃的。640.webp (26).jpg

古人曰:“三门青蟹,至十月与秋谷俱肥,壳大如盘,前脚肉厚。

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琼浆珀玉,结团而不散;脂如胭红,甘腴而味极,虽八珍而无过之”。

可见,先贤认为,青蟹之味胜于“八珍”,鲜美至极,无与伦比。

640 (3).gif


640 (4).gif

七八九月的青蟹壳大如盘黄多油满。蟹肉上席百味淡,一只肥蟹可抵一桌好菜。 


640.webp (66).jpg



海上攀岩


海洋孕育了无数海鲜, 多数我们耳熟能详, 但也有一些鲜为人知。

譬如今天介绍的这款, 对于密恐者来说, 它们实在是不太友好, 很难想象第一个品尝它们的人是何种心境。

可事实上, 佛手味道绝美, 肉感紧致, 具有浓郁的虾蟹风味, 是三门居民们十分喜爱的小海鲜。

宋《三山志》中就这样的描述:

龟足, 以形名, 中肉美, 大者如掌

佛手的烹饪方式十分简单, 一般适合白灼或是酒蒸, 掐住头部的壳板撕去硬质外皮,

便露出了一小块白白的肉, 一口一颗如同瓜子一般, 虽不能果腹, 但却有一股至鲜之味。


佛手生长在常年被海浪拍打的潮间带高潮区礁石上,

因为那里冰冷的海水富含氧气和上涌而来的微生物。

短短几小时退潮时间是人们铤而走险采集佛手的最佳时机, 采集过程是一场场争分夺秒生死攸关的战斗。

造舟问海, 凿石求路, 只怀一腔孤勇。







 沧海变桑田~走进千洞之岛,重温蛇蟠围垦精神 


外公, 你为什么要到这里拉琴啊?这里有外公经历过的许多故事… …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

三门人民用汗水和热血向大海要来了土地

而在围垦中诞生的围垦精神

也如海水一样奔腾不息




红色七月,让我们走进千洞之岛 重温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蛇蟠围垦精神。



 向海而生 拥湾发展


上个世纪70 年代, 三千筑塘大军, 负行囊, 擎红旗, 扎营蛇蟠, 向海要田。他们栖石洞、宿草棚、餐风饮露;他们迎朝霞、枕天光、披星戴月。一块溜板,一根溜棍,一张泥弓,打溜运泥,夯基筑堤。在没有住房、没有柴火、没有通信设施、没有机械操作的艰难条件下,一寸一寸地徒手垒筑海堤。



80年代蛇蟠岛围塘




冬天霜冰皑皑,寒风刺骨,夏天台风肆虐,洪潮吞噬海堤,闸口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筑塘人演绎了一场感天动地的创业史,在三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印记。




一条扁担两头弯, 畚箕挑出金银滩。历经20 多个寒暑, 筑塘人以精卫填海之毅力, 在蛇蟠岛筑起20 余里长的海堤, 挡风拒浪, 傲然如脊;

围垦的1.58 万亩肥田沃土, 成为海上粮仓蓝色银行。每年可创产值近2亿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00多万元。


蛇蟠岛上万亩养殖塘



 打卡围垦初心教育基地传承围垦精神



三门县围垦精神初心教育基地是与亭旁起义党性教育基地相融相接, 接续传承革命老区精神,

弘扬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拥湾发展、砥砺奋进的又一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在这里,你可以沿着围垦足迹,感受蛇蟠红色文化。


|| 围垦广场

这里有一座大型群体浮雕, 浮雕以夹缺堵口场景为主题, 以滔滔浊浪为背景, 展现猎猎战旗,

刻画人们光膀赤脚,在淤泥没膝的情况下,脸露刚毅之气,口呼船工号子,打溜运土,抛石填海,齐心协力激情奋战的场景。



|| 红色长廊

长廊以大型浮雕、文字标语、艺术构件等具象再现当年筑塘大军围垦海涂的劳动场面,

突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炼敢于拼搏、众志成城的围塘精神,颂扬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 纪念馆

纪念馆以历史时间线为主线, 海退地出、山海之梦、众志成城、蛇蟠蝶变、蓝色畅想等五个篇章,

较为详尽地记录了三门湾开发史、历代三门围海造田奋斗史等。




|| 蓝色讲堂

一座可以容纳150人左右的蓝色讲堂,利用讲述围垦故事的电视专题片等优质资源,可以安排1-2天的党性教育培训课程,

建立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情景体验、互动教学、素质拓展、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的课程体系。



历史不仅是被陈列,精神应当世代传承。到蛇蟠岛,重走围垦路,传承围垦精神,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回顾9711号台风,唱响三门精神 


199711号台风距今已整整20年,这场百年不遇的台风对我县经济社会破坏之重、影响之远,史无前例。也正是这场台风,

让我县40万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抗台精神为明灯,踏上了逆境重生之路。这是三门人永远跨不过的沟坎,

即便我们已越来越习惯遗忘,但回眸这一段历史,仍会有一种力量,牵引着我们的目光,拨弄着我们的心弦。我们要回到记忆深处,重温那个悲怆的岁月。

本期起, 我们将以事件回放”“ 影像回望”“ 人物回访”“ 产业回顾”“ 精神回五个篇章,开展回眸9711 唱响三门精神特别报道,

与读者一起,再现9711号台风始末,回望过去20年来,我县产业转型、逆势前行的光辉历史。




1997818日,农历七月十六,这一日,注定被历史所铭记。

这是一个黑色灾难的日子,三门遭遇建县以来最惨重的一场灾害,经历了最刻骨铭心的痛。

这是一个战天斗地的日子,全县上下不甘被命运唾弃,用信念为后人、为历史立下一座丰碑。

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日子,三门从此学会用如椽大笔,用抗台精神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篇章。

一场台风、一个大灾、一段历史、一种精神……

在肆虐的台风面前,全县人民不低头、不屈服,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众志成城、患难相扶;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将抗台精神凝聚成三门精神之魂,乘风破浪,迎难而上。


劫难,从东海袭来,一幕幕惨象,令人目不忍视


9711号台风这场劫难,成为许多人不愿述说的黑色记忆。

1997818日晚,台风、暴雨、大潮三碰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蟹乡,风速每秒达51米,风力14级以上,过程降雨量376.4毫米,最大降雨量达559.4毫米,潮位高达7.5米,超过警戒线2米,比历史最高潮位高出1米多。

那一夜,是记忆苦涩的夜晚。哭声在三门上空不断回荡,声声断人肠,句句人心。

花鼓漫岛上,张忠兵一家就有父亲、母亲、侄儿三人,被海潮夺去生命。未结婚的小弟从外地回来,抱怨他没照顾好家人,悲怆欲绝下,张忠兵一头扎入水库,这是一种无奈的忏悔,这是一幕悲壮的解脱。他只说了一句:我愧对大家!当人们把他从水中救起时,已不省人事……

长期居住在正峙村的亭旁赖村赖达舜夫妻,两个可爱的儿子被浪潮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妻子在极度悲痛之中,精神失常,整天念叨着儿子的名字,时而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哭声。

小蒲村,林学连夫妻双亡,撂下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和三个还在念书的儿女,老人提及这场变故,未开口已泪流满面了……

全县死亡97人, 500多人。整个三门在流泪, 整个三门在战栗, 整个三门在滴血!

即便退潮后,一株倒伏的水稻、一处处倒塌的房屋、一艘艘搁浅的船只、一段溃烂的堤坝……仍然是触目惊心,不忍卒看。

147公里一线海塘坝,决口1022处,蛇塘、下栏塘、虎门孔塘、红旗塘等1540 公里海塘坝几乎全线倒塌,二三线海塘坝更是不成堤。满眼望去,除了汪洋一片,还是汪洋一片。

8月正是等候收获的季节,但全县14.7万亩水稻,7.5万亩颗粒无收;5万亩橘园,有

2.17万亩绝收……往日油油绿叶、幽幽花香、累累硕果已荡然无存,只有那挂满各类漂浮物的树丫,孤独地伫立于泥淖中。

我县作为全省海水养殖重点县,连续六年居全省第一的水产养殖业全军覆没,3.1万亩养殖塘冲毁,8万亩滩涂养殖破坏严重,7000多亩淡水养殖塘被淹没……旦夕之间, 养殖户多年心血付诸东流,债台高筑。



高低压线损坏350公里, 光缆线路损坏150公里, 公路损坏80公里, 桥梁冲毁64 座,机耕路冲毁210公里,房屋倒塌25000……这是我县建县以来,受到打击最为沉重的一次。

40万人口中受灾人口28万,被洪水围困8万人,县城和9个集镇街道洪水深达2米, 沿海10个乡镇因塘坝倒塌连续浸水72小时,几乎全部都遭受毁灭性打击,高高的广播线、通讯线上挂满的漂浮物,真实记录着当时潮位的高度。

仅这一场台风, 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22.19 亿元, 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计, 而在1996年,全年财政收入仅为7000万元。

彼时的三门,遍体鳞伤,满目疮痍。

台风登陆前,消息显示台风将在温岭市石塘镇登陆,各路记者如同赶集一样纷纷涌向石塘,可谁也没有想到受灾最为惨重的是台州的另一个县——三门县。

时任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在我县视察灾情时,看到这一幕幕惨象,沉声说道:此次台风受灾,全国浙江最重,浙江台州最重,台州三门最重。


险情,在步步紧逼,一道道指令,引领十万人大转移

风雨就是险情,险情就是战场。

9711号台风来势汹汹,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816日,我县召开会议,按台风可能在我县登陆的最坏打算进行紧急部署,号召全县人民迅速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县领导分赴16个乡镇,各乡镇干部及时下到各村,与群众一起,投入到紧急抗灾抢险中去。全县还安排了3万只草包运往健跳、六、花桥等沿海乡镇,县人武部、公安、武警中队也都组织抢险应急小分队。817日上午,时任县委书记、县长章文彪也深入各乡镇进行现场指导。

没有比住在海边的人,更明白台风的野蛮性;也没有比住在海边的人,更懂得海塘坝的重要性。

海塘坝是守护一切的生命线。坝在,人在,财在。而那时的海塘坝,多为泥坝,最多只能抵御十年一遇的台风。在强台风的冲击下,已摇摇欲倒,危如累卵。

随着台风日渐逼近,全县沿海乡镇全力组织人员争抢时间,抢修加固海塘。健跳镇健农、蛟头村等200多名干部群众对下沙塘突击加固塘坝;健跳镇健农、西山头、八村等300多名干部奔赴王门塘投入抢险;小雄镇几乎全部人员都奔赴浦坝塘、下栏塘等地抗台抢险……在台风登陆前,沿海乡镇有超过2万多人在抢修加固各类水利工程。

818日上午起,雨水渐大、风势渐狂,防台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18日上午12时,省政府下达了火速转移人民的命令。我县三防指挥部迅速通知各乡镇必须将危险海塘水库下游和危房内的群众在下午四时前撤离到安全地带,不肯的强制撤离,并通过广播、电视反复播放。

大转移开始了。

1500多名党员干部,509个村的村干部,带领随时待命的县级19个抢险小分队和60 重点村抢险突击队,似离弦之箭,奔赴全县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最紧急,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险情已开始出现,泗淋洞港出现堤坝缺口,该乡第一时间转移人员;凤凰山农场的新塘管区,潮水与堤坝持平,2辆车塞下22个人进行紧急转移……818日,全县就转移人口11万余人。

健跳镇猫头村的毛老大躺在自己的船上,怎么也不肯出来。镇干部反复说:毛老大你走吧!这次台风肯定不比往常,省里都来了紧急命令,你还是走吧!

毛老大不客气地回敬说:你们不用劝了,我吃的盐比你们吃的饭多,我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多,什么样的台风没见识过,在这么好的避风港里怕什么!别劝了,我不会走的,这船是我的命根子,我还要护船呢!

你真的不走,我们只好把你捆起来。” “你们敢

无奈之下,镇干部真的把他捆了起来,毛老大又吵又闹,嘴里不住地骂:强盗、土匪,你们共产党还捆人。一个耳光,打在了镇干部的脸上。

第二天一大早,毛老大就来到海边,他的船早已不知去向。他跑到几个镇干部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孤岛,在风雨中沉沦,一声声炮仗,挽救起无数生灵


花鼓漫岛,是此次台风的重灾区。

岛上的正峙、涛头两个行政村,是《防台预案》中的安全区,该区块需重点转移的是400多户600多人外地来该岛承包的养殖户和种植户,

817日开始,时任县委副书记郑米良会同六敖镇干部就组织人员安排转移,要求务必把400多户承包户转移出去。乡镇干部们一脚泥、一脚水,挨家挨户地通知,但真正想走的人并不多。

可形势急转如下,818日下午,到花鼓漫岛的船,已无法通行;通讯,本来就没有;唯一能与大陆联系的就是时任六敖镇党委委员林森蓬手里仅剩一格电的大哥大。林森蓬也只能从断断续续的信号中获悉火速转移人员的命令。

大哥大很快就没电了,花鼓漫岛成了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孤岛。对台风走势的预判,一切都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决断力。

花鼓漫岛的转移仍在继续进行,最难转移的是那些举债投资几十万元的养殖、种植户,这样的大户有100多户。他们说财命相连,如果财产被冲毁了,一辈子也还不清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要死就一块儿死。

无奈之中,只能采取强硬措施。

当晚1930分,离气象预报的平潮时间还有两个多钟头,林森蓬注意到潮水与白天的最高潮位相近,而且在迅速猛涨。他已知情况不妙,马上意识到两个村可能不是安全区,立即点响预先与乡亲们约好的大炮仗,——……”一声声的炮仗声在天空中炸响,村民们迅速往山上转移。

此时离堤坝全线崩溃不到一小时。

海塘坝到底是什么时候全线崩溃的,狂风暴雨中,谁也无法精准描述。

花鼓漫岛的四周都是海塘坝,如同一只圆圆的脸盆。81820点一过,坝顶就开始过水,随即塘坝倒塌,也就几分钟时间,潮水高出坝顶1.5米,海水如脱缰野马,从四周同时涌入,对岛屿形成包抄之势,到2030分,花鼓漫岛几乎全部沉没。


短短的20分钟,整个小涛自然村只剩下三户未进水,其余房舍沉的沉,;短短20分钟,原本以为安全的地方都已不再安全,可撤离的地方都已是一片汪洋。


壮举,在危难中搏击,一曲战歌,凸显英雄本色


几乎与此同时,下栏塘、虎门孔塘、红旗塘等主要堤坝全线沦陷,潮水向着橘园、棉田、房屋、养殖塘、公路掩杀而去。

洪水漫灌,处处狼藉、人人自危;灾难面前,勇者无惧,智者不乱。

老英的竹屋坐落在花鼓漫岛地势较高的地方,房内挤了13个人,主屋牢固,四周都打了桩,并用绳索固定,12级以上台风对它也无可奈何,被大家认定是个比较安全之处,另外,竹房离小涛山不远,如果出现倒塘,撤离也比较方便。

谁也没想到海水会从四周同时涌入,一下子就没到灶台,撤离已完全不可能。挤在竹屋内的林后群急中生智,迅速在竹房顶旁挖了个洞,刚挖好,的一声,竹房就趴了下来。在倒塌刹那间,林后群将两人迅速推上房背,而他的双脚却被竹房压住,最先出来的两个人,连忙把他拉上来。

林后群往海面一看,翻滚的海浪中到处是屋椽、草棚、木料,没容多思考,他就把耳朵贴在屋背上一听,底下似乎有咕咕的喝水声。他随即扒开一个洞,伸手往洞里一抓,毛茸茸的,是头发,一把提起来,是孙仲翻,还活着。原来毛竹结构的房屋浮力大,顶部还有空气。当他扒开第二个洞,又抓上一个,活着;从第三个洞里提出一个人时,地冒出一声啼哭,是个两岁的小孩。

哪里有咕咕声,他就在哪里挖个洞。他一共挖了九个洞,救出九个人,都奇迹般地活着,最终十三人中,有十人存活。

同日晚,在口塘闸门边护塘的赖中兴等人,突然发现遥远处有灯光在晃动,显然是有人求救。

口塘村支书赖中兴立即带领卢晓星、梅光辉等一行七个人拖出一只小船,迅速前往营救。

可是水流太急,撑杆一用力,断了;撸,根本无法使船前行。

当他们发现沿路高大的刺槐树还露在水面,便决心顺着刺槐树前进。

梅光辉跳下海水,把绳头系在腰间,奋力向刺槐游去。由于逆流,行进得非常艰难,不时有恶浪劈头盖过,约游了十多米,他才把绳子系在了一棵树上。

一系结实,船上的人就拉着绳子使船前行。

也不知游了几程,梅光辉坚持不住了,吴晓星跳了下去;吴晓星上来,赖中兴又下去……他们互相交换着,游一程,系一程,拉一程。


三门,是经济上的小弟弟,精神上的大哥


大灾面前,生命为贵;大灾面前,患难相扶。


灾难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就把抗灾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组织和动员全县人民奋起抗灾救灾,819日上午,召开全县电话会议,紧急部署抗灾救灾工作,明确第一大事就是尽最大努力抢救遇险群众,妥善安置伤员

当时被洪水围困待救的行政村达10个,蛇花鼓漫岛沦为孤岛,包括凤凰农场等3400名群众被洪水围困,而下栏塘、虎门孔塘、三门盐场、花鼓漫塘等1540公里的海塘坝全线倒塌。

819日起,全县党员干部就深入一线,坚持战斗在最危急、最险恶的地方。

大灾,让大家更团结、更坚强,也让大家自觉放弃了双休日、放弃了8小时工作制, 没日没夜地为重建家园而奔波忙碌。仅当日就解救出3000多名被海潮围困的群众。

此时的三门盐场,早已变成汪洋,41000吨成盐,9000多亩盐卤,全部回到海中。沿坎村村民们得知盐场近百名职工和海山等村的一些乡亲被困山上,无家可归,特别是盐厂职工大都来自黄岩、温岭等地,无亲无戚。

村民们立即赶过去,扶的扶,背的背,用拖拉机把他们全部接到村里安置,衣服湿了,他们马上递上衣服;有人病倒了,他们就买来救急药。两天后,潮水褪去,大家才依依告别而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随着淡水奇缺,各种各样的尸体腐烂,臭气冲天,情况越来越不妙,赤脚踩到海塘的污水便会发痒起泡。环境开始恶化,发病人数增加。蛇、花鼓漫两个孤岛潜伏着巨大的疫情危机。

孤岛不孤。

县委、县政府当机立断,要求蛇花鼓漫两岛进行人员大撤离,并向全社会呼吁:全县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发挥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伸出援助之手,接纳两孤岛灾民,暂到自己家中吃住。

一时间,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来到蒲西码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不出三天,灾民全部转移安置完毕。至此,整个三门的大抢救工作才算告一段落。所有灾民都脱离死亡的威胁。

灾后的三门,船帮船、水帮水;村帮村,邻帮邻。处处涌动着温情。

抢修水毁工程,避免遭受二次伤害也成为当务之急。海游港、浦坝港两岸,处处人潮涌动,仅六敖镇就动员上万人上工地,全面修复南北两塘。而在灾后十天内,全县每天上工人数达到5万余人,全县投劳30万人,完成土石方达到40万立方米,部分损失较轻的海塘回复再前高程。



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早晨最先出工的,是乡镇村干部;晚上最后收工的,也是乡镇村干部。

六敖镇巡检司村支书王天现的对虾塘被海潮冲毁,损失达7万多元,可为了带领全村村民抢修塘坝,把尚有点收入的蛏子让妻子一人去收,由于耽搁时间,蛏子大片死亡, 又损失1万多元,当看到邻村村民修塘时有点心吃,自己村没有,就从口袋里掏钱买点心,先后用了1300多元。

他的妻子生气了:当什么干部,老婆孩子还要不要吃饭?天现,我求你不要当了!王天现思前想后,向镇党委书记递交了辞职书,决定携全家外出打工。当书记问他:你甘心丢下全村的父老乡亲不管吗?你甘愿做逃兵吗?他一把夺过辞职书,又上了工地。

这样的场面比比皆是,钮茂生说:这次三门县的损失最大、伤亡最重、党政部门救灾时候的行动最快、自力更生的精神最好。代省长柴松岳评价说:三门,是经济上的小弟弟,精神上的大哥

而当时钟悄然停滞于1028日时,受灾后的三门,发出了最响亮的号角声:三年修筑101公里50年一遇标准海塘坝计划。

三门的历史进程,悄然发生了扭转。


林日鹏 编辑/陈鑫漂





咨询热线:(周一至周日 8:00-16:00)
0576-83579999
客服电话:13867652995
官方微信:
在线客服:
客服传真:0576-83578555